揭示灵性与时间的秘密(上)
2022-08-09 09:04:45
  • 0
  • 0
  • 23

           揭示灵性与时间的秘密(上)

张工

灵性与时间概念由来已久,不过从来没有任何地方将它们当作是同一种事物看待。只有我们的二元四象理论,首次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赋予了新的定义。在传统的创世理论中,初创的宇宙或生命通常采用的是太极图来作表达,一个圆用中线来进行阴阳分割,中线的鱼曲形表示旋转的轮回运动。

在二元四象理论中,我们采用了二个圆来替代了太极的一圆,二圆相交仍然是一个整体,不同的是阴阳各占一圆,并且我们采用了比较现代的概念——时空与生命来将传统的阴阳作了替换。下面的图示即是我们设计的二元四象图,同时也可以看作是宇宙或生命构成图。因为最初的二元四象图本来表达的就是宇宙或生命,而后经四象的运作进一步演变出宇宙的万物一切。

见图示,时空圆(阴)即我们常识中的宇宙,生命圆即宇宙级的大生命,你可以把我们所认知的极限空间说成宇宙;也可以说成是生命,就看你站在什么立场上了。从理论上来说,整体二圆是自绝对本体以后能够被我们所认知的终极事物,也可以读作本体的模型或模拟的本体,按传统宗教的说法通常有上帝;道;太极;真如;空、无等称呼,我们赋予的叫法为轮回,当然在层次上这是一个终极的轮回。无论何种说法,都是它们不同的表现方式,基本原理是相同的。我们所以选择轮回,基于这样的观点,1、轮回是宇宙及万物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我们认为万物皆是圆!指的就是这个道理;2、轮回(运动)之前的事物叫绝对本体,人类是无法认知的,所以将轮回作为人类认知的终极体是毫无问题的;3、图示的二元四象图又可以看作是一个典型的轮回图,非常适合我们进行创世原理的解说。

我们来对图示进行分析解说。整体的一分为二即时空与生命二圆,显然时空与生命是一种互为对等存在只是极性相反的关系。其中时空圆由时间与空间所组成,圆玄为时间,圆空为空间;生命圆由灵性与形体组成,圆玄为灵性,圆空为形体。在二元四象理论中,我们把时间、空间、灵性、形体称为四象,即构成宇宙万物一切的最基本元素,四象又可以看作是阴阳的进一步分解。

太极轮回又可称为阴阳轮回,二元四象将一圆化为二圆;又阴阳进一步分解四象后,除了保持原来的阴阳轮回(时空与生命轮回),我们称之为对立属性外;又增加了一个层次属性,即事物的本质与形式属性,其中时间与灵性构成为本质;空间与形体构成为形式。对立属性和层次属性构成了宇宙万事万物都具备的最基本属性,我们称它为二元。我们针对轮回采用了二圆原理,从图示中显示有二个源头,其实它们出自同一点,出发即显现出阴阳,同源说明它们本来就是一体;二圆又表示它们具备相对的独立性。二圆表示法最大的优点即在阴阳交接处突显了人间的地位,特别有利于对三界以及生命三位一体理论的分析。

再具体的分析。时间与灵性构成事物的本质,表达的是一种既定的有序;空间与形体构成事物的现象,表达的是一种无序或无常。从理论上来说,时空与生命是同时产生,互为依存,即没有时空就不会有生命;没有生命也没有时空。但是,在作创世理论分析时,大概谁都会要求确立一个先后,以便于后续的分析。我们确认的是生命优先原则,这也是大多数宗教理论的观点,也就是先有意识的感知后有大自然对等的存在。也就是说在对立属性上,时空与生命是平行的;在层次属性上,时间与灵性代表的是生命本质;空间与形体代表的是生命形式。本质的有序是因为它们体现的是相对的不变;无常变化的是形式,这个过程在佛学中讲的就是性空缘起的道理。又如轮回的顺时针变化方向,其实变化的是圆内的空间,它们和时针方向相向而行。在创世理论中,把灵性与时间作为是同一种事物,只是极性不同的说法以及它们代表有序的说法大概本文为首次,未来此概念的运用将会获得极大的发掘。

现在重点来说说灵性与时间。灵性是生命的本质;时间是时空(宇宙)的本质。灵性与时间是同一样事物的二面,也就是说极性相反,它们具有同一个本质--轮回(运动)。换一种角度说就是它们体现的是轮回运动。俗话有“万物皆是命”,说的是生命的广义性质。站在这个立场,一切生命都具备二种基本属性:长度与高度。灵性的定义就是指生命的高度;时间的定义就是指生命的长度。观图示,灵性与时间二玄处于相对不变的状态,所以我们是无法知晓的,其中生命的高度是通过形体变化体现出来的;生命的长度是通过空间变化体现出来的。

长期以来,科学界总把灵性作为宗教概念而不去触碰它,对时间究竟是什么,也一直存在争议,通过我们的二元四象理论解析,确定灵性与时间的根本就是运动,又叫振动频率,所不同的是前者代表的是智能;后者代表的是物理,在针对生命方面,前者表达的是智能生命的高度;后者表达的是物理生命的长度。生命高度指生命的层次;生命长度指生命的寿限,二者存在正比关系。怎么理解这些说法呢?我们不妨通过一些案例的解说来进行理解。

2022.8.9日

                      http://blog.sina.com.cn/ztg126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