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2022-10-11 00:11:05
  • 0
  • 0
  • 22

          揭秘“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张工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出自佛学的华严经。查看了早些年间对其的解释,大都指“一”为万物本体;“一切”是指一切现象。“一”为万物本体比较好理解,被佛家视为本体的称呼至少有数十种,如一真法界;真如理体;空;无;法性;如来藏等等。对“一切”理解似乎指所有现象的集合,如解释中有个案例,认为:“一”指每一件事物,比如说一杯茶、一朵花、一棵草,“一切”指一切现象,那么,一杯茶跟一切现象是什么关系呢?所有的现象就是这杯茶,这杯茶就是所有的现象,它们是一体的。如果正是这样理解的话,这句话就不存在什么特别的意义了,它就像是一道简单的算术题。

正确的理解这句名言,“一”可以理解为是万物的本体或事物的本质,“一切”应该指任何个体现象,也就是说这句名言应该解读为整体与个体内在的关系。用“一”来表示整体是再恰当不过了,现象通常是整体的表达,也可以理解为是部分的整体,这个部分存在有许许多多种不同的形状,也就是现象的多样性,但是不管是千变万化的哪一种,它的本质和“一”都是一致的。

其实按照佛学理论,也能找到准确的答案。佛学中有“万法同体”一说,它说的世上万物本来就是一体的,这个一体即“一”,其它一切现象都出自“一”的变现,它们内在的关系是无法被切割的。直至现代科学出现了量子全息理论之后,华严经的这句名言才算真正受到了人们的青睐。

科学界公认物理学家大卫▪玻姆是现代全息理论之父。最早的全息一词,出现在激光照片里,是光学应用的描述。运用全息照相术,在显示形象方面有独特优点。它和普通照相术不同,全息照的“像”不是物体的“形象”,而是物体的光波,即使物体已经不存在了,但只要照明这个记录,就能使原始物体“再现”;更有意义的全息照相术是这样的,如果将一张全息照片剪成四个小块,我们用激光束照射每一小块时,看到的并不是整张照片的四分之一,而是四分之一的整张照片,全息照片中每一小部分反射的都是一个整体,即每个事物都是整体的一部分,都包含有整体的全部信息。将这些原理引申到宇宙的万事万物,由此产生了系统的全息理论。

量子力学理论是近代科学最伟大的发现,其中的量子纠缠实验不仅打破了传统以来的二元相对论局限,同时也证实了全息作为宇宙终极理论的真理性。在此之前,科学在探索宇宙的终极源头之时,通常的理论都是建立在物质世界基础之上的,眼界往往受到光速的限制。“量子纠缠”现象则完全突破了光速的限制,它是指一个粒子发生变化,立即在另一个粒子中反映出来,不受地域、空间、时间的约束。“不管他们是在同一间实验室,还是相距数亿光年。”科学家说:“这是宇宙在冥冥中存在的深层次的内在联系。”是想象力都难以达到的“上帝的效应”,是“鬼魅似的远距离作用”。

全息理论证实了整体与个体之间存在着的这种不可分割的关系。并且从量子纠缠现象来看这种内在的关联是超越物质时空的。这种现象致使许多科学家开始猜测其中链接的媒介究竟是什么?我们暂且放下科学家的讨论,来谈谈我们的观点。

用二元四象理论可以对该问题作出很好的解释。二元四象理论认为宇宙的万事万物都具备二元最基本属性,对立属性和层次属性。用对立属性来看待“一和一切”时,二者是对等的,但存在对立的阴阳属性。本体(本质)“一”等于它所投射的“一切”(合计)现象,就像天平秤的二边,它们是以平衡的关系维系了自身的运动。

层次属性体现的是“一和一切”之间的本质与形式关系,层次在这里指的是上下级或高级与低级关系。尽管从表面看来二者合一既是一个完全、唯一的整体,实际上这个唯一仅仅是理论上的存在,它的实质仍然是二而不是一,可见一样东西只要有了名分,就不可能是绝对的空,既然是相对的空,就必然会形成形式。并且本质与形式的关系就如父与子的关系一样,父有九子,有男有女各个不一样,但是九子都含有一个共同的父亲的血统。我们的考古科学不就是按照层次向上溯源,可以追寻到上百代或几十万年前的血脉传承吗?

通过这样的分析,至少可以让我们明白,世上万物形形色色各自独立,但是在它们的背后都蕴藏有一个我们所看不见的整体性的通道,将万物又联系在了一起。这个整体性就是万物最根本的本质“一”。所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即告诉我们:一可以化作一切,一切中的每一个,都包含有一的全部信息。那么,宇宙化作了万物一切,是不是我们通过每一个万物都可以洞察到整个宇宙的信息呢?是的,这就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以及宇宙全息理论提示我们的道理。佛经中有“一粒米等同一个世界”的说法表达的也是这个道理。

不过,对这方面的实践并不像理论上阐述的那么简单。原因是其中的层次叠加是多元的,也就是指现象上面有本质;本质上面还有更高层次的本质。就拿宗教来说,习惯将生命分为佛、神、人、鬼、地狱几个层次,这种概括方法实在是为了方便解说,其实真实的层次要多得多,像佛经认为三界共有28层天;即使是按照科学推想的十一维度世界,它的生命也有相应的十一层次。所以,当我们想通过人往上推理到宇宙大生命,首先得推理到神;再一级一级往上追溯到“一”,显然这个一个极其遥远的工程。 事实上,人类的科学家们一直在进行这样的事业,所不同的是科学的方向和宗教是相反的,当然它自己认为是往前,科学从微观方面不断钻研,现在不是到达量子的境界了吗?量子的定义为无法再分割的粒子,也就是指最微观的物质,其实这仅仅是一个开始,物质下面还有暗物质,暗物质也是一个多元层次的世界,直至走到宇宙轮回的尽头(源头),和“一”汇合,这才是一切的终点!

2022.10.11日

https://blog.sina.cn/dpool/blog/u/1788806714?wm=20005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