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阴阳之道
2022-07-22 08:44:32
  • 0
  • 0
  • 24

                 论阴阳之道

张工

何为阴阳?《黄帝内经》是这样定义的:“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后人对此的解释:天地运行产生的道即阴阳,天地是阴阳的根本;世上的万事万物,都在阴阳这个规定与约束中;世上一切物之变化都是由阴阳推动的。说明阴阳是一种力量,也由此衍生出五行;生命有生有杀有死。阴阳的力量是交替运行的,阳推动生,阴推动杀,自然运行之道也;能沟通天地者为神,她的思想就是悟得天地阴阳,他的智慧合于天,也就是合于阴阳。

《易经》解说阴阳从太极开始,认为太极为天地初始,空虚无物也,是一种阴阳混沌的元气,随着气的流动变化,逐渐分为清浊二气,青轻气上浮谓之天,重浊之气下沉谓之地,阴阳乃天地也。《易经》又言: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道指本体道还是运用道存在争议。

对于上述的解释,我们存有疑义,一是中国上古文化研究的是太阳之下地球之上的事物,对地球而言,太阳是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星体,太阳为阳,地球为阴,自古至今,所有的易学大家无不推崇的阴阳思想都是局限于太阳系之内的。这样显然与我们把阴阳定位为宇宙观学说产生了距离。二是易理在人间生活中的重点是算命,在阴阳的运用中似乎非常随意,所有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都可用来读作是阴阳,如头和脚;龙和虎;日和月等等,忽视了阴阳的同一事物二极对称性原理即阴阳的同一性本质;三是过于倾向宗教某些过激立场,以致欠缺整体的包容性观念,造成对阴性的理解太过负面,如地狱的极端邪恶性、恐惧性;但凡阴性的,总是归属于是坏的;恶的;邪的;凶的;死的;弱的;贱的;败的;逆的;衰的;假的等等。四是由于上述的局限性,所以大多数人都将阴阳学说看作是朴素的唯物主义理论,这一点与我们宏观的唯心宇宙观理念又发生了冲突。五是现代哲学的对立统一理论;矛盾论其本质也是阴阳原理,它们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特点,尤其强调阴阳的对立性、斗争性,尽管它们也讲阴阳的统一,但认为统一只是相对暂时的,斗争则是绝对的。这里的根本原因就是重视了事物的对立性;忽视了事物的层次性,层次性体现的是唯心观念,是一些唯物主义者不愿意看到的,这一点也正是我们所要提出阴阳之道核心理论中的重点。

我们再回到开始的议论。阴阳究竟为何物?道家一直有阴阳二炁的说法或指二种最基本的能量或意识,二炁相交,也就是运动,诞生了万物生灵。民间大多也认可这一点。我们的观点,阴阳是二极的统称或二极是阴阳的代言。既然宇宙万事万物都具备二极或阴阳,也可以说阴阳可以代表宇宙万事万物的任何东西,当然,更准确的说法阴阳表达的是万物的正反极性,任何能被我们认知的事物,都具有正反二种极性,一旦失去极性,事物也就不会存在,就成了经典的佛教理论所称的空或无。当空、无因缘产生了运动,就是阴阳的缘起,万有的开始。

继续阐述我们对阴阳之道的观点。这里之道的“道”指的是阴阳的运用,也就是实施贯彻阴阳的方法论,就如人生之道;生财之道一样的原理。还有《易经》说到的一阴一阳之谓道,我们的观点这里指的是本体道,它告诉你阴阳合一即为道,宇宙的道体,如此便将《易经》纳入到了宇宙观的层次,和《道德经》并行的地位,同时,那个方法论的后续道体现的则是阴阳失衡导致产生的下一层次阴阳世界。这样地理解最终为对立论的阴阳添加了层次论的另一重要属性,成为了一套完整的宇宙观理论。

我们这样的解释恐怕会招来唯物论者的不满,实际上在儒家学说中也出现过这样的现象,即为阴阳的唯物理论增加了唯心的色彩,不过要将阴阳学说纳入到宇宙观创世体系,必须要这样做,因为创世说本来就是唯心的,唯心论能够包容唯物论,因为它代表的是宏观的整体观念,而唯物论的绝对斗争性无论何时都在意图毁灭唯心论的哪怕一点点地盘,建立自己的独立王国。对智者来说这是件恐怖的事情,可是低层次的生命缺乏足够的智慧,看不见高处的真相,所以自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在保持阴阳的对立属性之外增加一个层次属性,它的意义何在呢?在宇宙轮回力量的推动下,阴阳对立不可能长期处在原地轮回的形态,层次属性明白地告诉我们,除了原地轮回之外,阴阳还会发生二种演变的可能,一是阴阳平衡占据主导地位时,即阳性力量抵消掉轮回的推动力,会形成阴阳合一,层次世界得到上升,宗教把这种现象叫作解脱。另一是阴阳失衡,阴占据主导,这时原层次世界就会出现分化,产生出新的低一级阴阳层次世界。所以,一旦忽视阴阳的层次属性,等于任凭阴阳沿着宿命的轮回路线不断下沉,以人类世界为例,结果就是由传统的阴阳生命格局下沉到阴性的低灵世界。

现在,不妨将上述我们提出的有关阴阳之道不同以往的见解做一个概括性的阐述,也算本文的一个小结。阴阳的定义,指的就是一物二性。任何一样事物或东西,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缩小的太极,这个太极必然具有正负二性即阴阳,所以,阴阳不仅是炁或能量,它可以是任何的事物或东西内含的二性,只是极性完全相反,如阳性是正义,阴性必然是邪恶;如果它们都自称代表正义,那么,其中必然有一个是谎言,是诚实的相反者。

说起来似乎十分简单,其实要正确地辨别出谁为阳谁为阴很难很难。佛家不太讲阴阳,佛家讲的是因果,何为佛?佛就是懂得因果的“人”,为什么那么多的人成不了佛?可见要真懂因果成佛很难,难于上青天!懂阴阳的过程同样如此,阴阳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些大家都懂,可是在人生的变化过程中或人生的立场上,阴阳往往取决于人主观意念上的判断,并且由于轮回力量的推动,大多数人会从属于唯物主义思潮,即看阴阳是颠倒的,如上医院体检都不希望出现阳性;在物质文明发展过程中,阴为气之聚,就是物质系统的产生和有序化;阳为气之散,就是物质系统的灭亡和无序化,所以就要去阳从阴,极力推动物质文明的发展,只有极少数科学家能够领悟到,高度的物质文明“附体”最终将毁灭人类。

阴阳之道中一个非常实用的方法论,准确地鉴别阴阳。从阳可以知阴,从阴可以知阳,彼此互为参照物。人类传统文化中的因果报应法则;道德系统是绝对属阳的事物,现代很多人由于灵性感应能力的消失,认为这些都是假的,糊弄人的,不可信的,这实在是人生的悲哀。我们不妨就拿它们作为对比的基准,一切反对这些的,不管是那个人那个团体,他们必然是从阴的,即使是表现出来的所谓冠冕堂皇的行为和一切所谓正义的言论,必然也是谎言和欺骗。

阴阳中层次论的重要性,在于它告诉我们,生活里并不是你死我活、不断斗争才会获得成功,带来发展,谨记阳性整体观的立场,必然会引发包容性、慈悲性的升起,双赢的局面和机会就会变得越来越多。并以互相支持互相鼓励,让彼此都成为对方的贵人,共生共长。

2022.7.22日

http://blog.sina.com.cn/ztg126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