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东西方世界史(上)
2022-05-24 08:34:17
  • 0
  • 0
  • 24

              揭秘东西方世界史(上)

张工

我们今天要分析的世界史,是以概括的社会形态为论点。我们常识中的人类社会形态理论出自于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他们将整个人类发展史分为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这种划分并不能得到人们一致的认同。有一种较普遍的观点认为其中的奴隶社会并不具有人类的普遍性,像地处东方的大部分国家并不存在这样的经历,即使西方也涵盖面不是太大。后者的观点也得到了笔者的认同,笔者认为社会形态的确定,应该以生命为本,即以生命的需求体现出来的社会文明程度,这一点通常和原生宗教理论非常相符,强调生命的首先作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几乎都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他把生命的文明程度看作是经济制度的产物,按传统的观点显然是因果倒置。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与宗教之间的颠倒观念。

笔者所提出的社会形态也是五段论,去掉了奴隶社会,将共产主义社会又划分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并且在名词观念上作了改变,认为更符合历史的进程。五段划分为:原始信仰社会;强权社会;仁德社会;制度社会;信仰社会。我所提出的观点是发生在2016年一次静修中的启示。一年以后(2017年)偶尔在网上看到一篇灵修类文章《一个古老灵魂的宇宙记忆》,该文认为人类文明都是过去远古文明的又一次轮回重复,他所记忆中的社会形态同样也是五段:神权,统治权,金钱权,高技术权,灵知权。最开始是用原始的神和宗教来统治,这就是神权,现在宗教中还有这个存在。当神权减弱时,用王者的统治权来控制,这就是封建社会和以前的控制手段。当王权减弱时,用金钱做为控制手段。当金钱权减弱,就用超科学的手段高技术权做为控制手段,当高技术普遍时,就用灵性知识权做为控制手段,他们最高的统治者就有超级灵性能量,而下面被统治者没有。

虽然名词概念和我所说的不同,但是概念的内含几乎和本人的完全一致。有人可能会认为我们这种划分缺乏科学依据,过去,按照我们所学的知识来判断,我也觉得自己凭借灵性上的感悟是不是有些荒唐,实际上回过头来仔仔细细地对照分析人类史,那种所谓的科学依据史实,大多都是根据统治者政治的需要所杜撰的实用史,甚至有公开宣称历史是根据统治者的需要、为政治服务的。迷信这些,你还能认为自己在坚守真理吗?

当然,我们这样说并不表示自己的观点就一定是正确的,凡是这类问题应该是欢迎质疑和探讨的。我们挖掘史实,研究历史主要是为现实服务的,所谓“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今天我们就是抱有这样的态度,因为我们发现,人类社会在当前正面临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通过我们的观察,它不仅仅处在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用我们的话说就是仁德社会向制度社会的转换阶段,并且存在和过去的转换时节明显不同的几个方面,一是像仁德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仅仅只经历有五百年的历史,和过去的数千年社会形态相比非常短暂;二是这数百年之间的现代科技发展远远超过了过去三千年以来的成果;三是这次的转换似乎存在一个人类生命结构重大演变甚至可以说改头换面的过程,以致科学家们都预感到了这样的变化,超前地提出一个后人类时代的概念;四是有越来越多的人觉察到人类世界并不孤独,在她的背后似乎蕴藏着一股强大的幕后力量,现在,这股刻意被隐瞒的力量正在逐渐暴露出它的真面目。

现在,我们参与到本次社会形态的转变过程,就是要揭示变化出现的种种端倪,让大家能够把握其中有利的机会,特别是注重消极的方面,为自己人生的进化方向选择建立一个正确的立场。

围绕人类近代史,社会进步的推动力明显是来自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竞争。谁都清楚,先进淘汰落后才会产生进步,那么,这二者之间究竟谁代表的是进步呢?从目前西方流行的哲学思潮中,资本主义被认为是人类社会最先进、最顶层的发展模式,但是,从我们上述的观点中显然可以看出,制度社会(社会主义)即高技术权是作为资本主义的未来而存在的。那么,我们该如何来评价这二者的关系呢?

我们认为,资本主义的优越性从它对封建社会的否定和超越就已经确立,直至今天它仍然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先进的模式。不过它目前用以对比的社会主义并不是一个真正的社会主义,以自认为最正宗的朝鲜社会主义为例,它拥有高技术了吗?它所建立的制度能完全取代传统自律的伦理道德体系吗?它具有超越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吗?等等,显然几乎都没有!其它除中国之外的社会主义差不多都如此。说明全世界现有的社会主义国家,仅仅只是一种梦想或远期目标,观念上的社会主义。实际上这些国家连真正意义的资本主义都尚未经历过,实质停留的位置就是强权社会。

强权社会在我们的理解中包含有二类:封建主义和官本主义。马克思主义语境下的封建主义源于欧洲中世纪的封地采邑制度,封建制度的实质,是以统治者或地主占有土地,剥削农民剩余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在东方,“封建”特指春秋以前各国“封国土,建诸侯”的分封制度,秦朝以后这种封建就没了。秦始皇以后的中国是官本主义,它的实质是只要拥有权力就意味着拥有社会资源。在官本主义条件下,拥有金钱和财产,可能但不一定拥有权力;反之,拥有政治权力,则必定会拥有经济特权,只要掌握权力的官员愿意,这种经济特权可以直接变换成其个人的金钱和财产。中国的官本主义一直延续到什么时间,相信大家都是懂得。

2022.5.24日

                   http://blog.sina.com.cn/ztg126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