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启蒙教育的秘密
2022-10-04 08:44:55
  • 0
  • 0
  • 23

              揭开启蒙教育的秘密

张工

一般地说,孩子的启蒙教育是不存在严格的时间段的,通常是越早越好,并持续到十岁之前,把这段时间归纳为重要的启蒙阶段。现代观念认为启蒙教育很重要,在某些地方甚至盛行这样的说法,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大体感觉是启蒙教育基础没打好,将严重地影响到其一生。我们现在要提出的观点,恐怕会让许多家长深感失望。

从生理成长角度来理解,在幼小的孩童阶段,人的智力发育还比较低级,接受到的教育能够成为有用的知识不会太多,尤其是三、四岁之前,即使给予了所谓的启蒙教育,之后大部分知识并不会作为记忆保存在人的大脑之中。想想也是,试问一下,有谁还能记得三岁以前的记忆,甚至连小学时期的记忆也保存不了多少。当然,有人并不认可我们的观点,他们会采用连续强化跟踪的方法,让灌输的知识深深地停留在幼小孩童的大脑记忆之中,由此确实也创造出了一些所谓的神童佳话。但是,我们今天所要揭示的启蒙教育中的秘密,恐怕和现实生活中常人所认知的启蒙教育在本质上有所不同,甚至可以说,我们所揭示的秘密是否定现有启蒙教育定义的。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接下来不妨听我们作慢慢地解释。

传统的阴阳理论认为宇宙之中的万事万物都具备一个二极性原理,过去,人们通常把二极性理解为是事务的对立性关系即用对立论来进行表达,其实这样的表达并不完整,根据我们的二元四象理论,应该是二元属性原理,即不仅有二极性的对立属性;还有本质与形式的层次属性。这一点相信科学理论也是无法反驳的,像科学学说中的矛盾论;统一论;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分散等等所表达的基本上都是这类道理。况且对立论和本质与形式说本来就是科学术语。

如此而言,我们以人来说,她就有一个生命阴阳对立属性;还有一个生命本质与形式的层次属性。我们先说生命的本质与形式,生命的本质按常识的说法就是灵魂,形式是常识中的肉体,我们称作形体。她们的层次属性体现在灵魂为上,形体为下,形式本来反映的就是部分的本质,所以其居为下是不容置疑的。灵魂在过去通常被笼统认为是一个无形的生命,我们这里要进行具体化的划分,灵魂的组成是灵与魂,(暂时不考虑魄)其中灵为高级灵性即民间传统文化中的天命;魂为低级灵性即地命,大家都知道有生命三位一体的说法,指的就是天命、人命、地命三者。现代科学通过研究,现在也认可了宗教的说法,承认人其实活在二个世界,无形界的灵魂和物质界的形体。形体体现的是生命形式,她具体的构成按传统说法叫天地相融的产物,也就是高灵与低灵各取一部分混合而成,所以又叫阴阳混合体,因为在我们的二元四象理论中,灵被认为属阳;魂属阴。

经上面一阐述,接下来何为生命的对立属性也有了,人的形体生命,也可以认为是我们的人生,是一个阴阳混合的生命,其具体划分,阳为精神生命;阴为物质生命。和灵魂不同的是形体生命能够被我们五官感受到,即便是精神,也是我们的大脑所能感受到的思想意识活动。

以上所以花费了不少功夫介绍人的生命结构理论,是因为现在的唯物思潮太过霸道,它几乎压缩了传统理论所有的空间,即便我们在此极力地运用了科学的观点来支持一系列传统理论的真实性,恐怕仍然无法使大多数人建立起信任的关系。现在回到我们的主题,准确地说,人的启蒙教育按照生命的二大构造,应该分为二部分,灵魂的和形体的,我们进行具体的分析。

灵魂的显然属于先天的本能,孩童的本能究竟喜爱什么,相信大多数家长都十分清楚,天真、可爱、顽皮都是先天带来的本能。实际上这些先天的本能并不需要我们刻意地去施行启蒙,它只是一种表象,蕴藏在表象后面的是生命对灵性的渴望和追求。在宗教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论断,认为在人出生的前几年,灵魂意识在某种程度上还处于一种开放的形态,并和那个灵性世界产生交流,只不过这时幼小的形体生命极不成熟无法表达而已。如果认为人在这个时段正处于不知不觉的启蒙阶段,那么,在孩子的这段成长过程中,最好的启蒙就是顺其自然,所有的教育应尽量顺应孩子的天性,尽量满足她们天真可爱的游戏,尤其是珍惜她们无忧无虑的心态等等。这样处理的目的就是保护她们一系列天性的传承,这种传统的启蒙教育从根本上来说就是爱护生命内含的阴阳平衡关系,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延续了其先天的智慧。这里我们特别要说明,人的智慧和聪明是二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灵魂的产物;后者则是大脑的产物。

大脑产物形成于后天,现实世界所强调的启蒙教育,实际上都是致力于开发人的智力,也就是聪明程度。用我们的话来说它启蒙的就是唯物教育,它建立起了一套物化教育的标准,就是考分,一切启蒙的目的就是争取完成优秀的考试成绩。后天的启蒙教育也是必要的,但是,按照我们的观点,它应该让位于先天的启蒙教育,因为人的智慧远比聪明更重要,前者是生命本质中的事物,做人的道德本能;对大自然的敬畏;对上天的信仰都产生于先天的智慧。后者是生命形式中的事物,当一个人的启蒙教育充满了后天的聪明时,必然就会失去先天的智慧。

其实,我们通过现实社会的对比,已经可以明显地看出二种启蒙教育所带来的后果了。那些在启蒙教育中注重孩子天性发挥的社会,经常会看到一些贪玩调皮的孩子,考试成绩一塌糊涂,但是,在经历了成长过程后,无论在做人行为方面,创造能力方面,都显示出了一个成功的人才。反观那些把时间都放在书本学习,追求考分的社会,且不说社会道德理论危机层出不穷,做人的自私自利行为必然会流行于普遍的社会,并且那些瞄准考分、死记硬背的知识,缺乏高级灵性能量的支持,充满的都是人性欲望的追求,这些道理对于唯物主义者从根本上来说都是无法理解的。而深层次的原因就是灵性的启蒙追求的是属阳的天性智慧,面向的是整体共享观念;物性的启蒙追求的是属阴的后天聪明,面向的是个体争斗观念,所以,当今世界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的争斗会越演越烈,普遍性的社会道德会不断地沉沦,这些都和我们的启蒙教育所选择的方向息息相关,并且一旦方向确定后,后天的努力往往是很难逆转的。

2022.10.4日

http://blog.sina.com.cn/ztg126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